跳至內容

討論:AMD

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。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基礎條目 AMD屬於維基百科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。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
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:
電子學專題 (獲評丙級高重要度
本條目頁屬於電子學專題範疇,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子學相關條目類內容。如果您有意參與,請瀏覽專題主頁、參與討論,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。
 丙級 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,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
  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,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
電腦和資訊科技專題 (獲評丙級低重要度
本條目頁屬於電腦和資訊科技專題範疇,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資訊科技相關條目類內容。如果您有意參與,請瀏覽專題主頁、參與討論,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。
 丙級 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,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
  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,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
公司專題 (獲評丙級低重要度
本條目頁屬於公司專題範疇,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公司類內容。如果您有意參與,請瀏覽專題主頁、參與討論,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。
 丙級 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,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
  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,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
美國專題 (獲評丙級低重要度
本條目頁屬於美國專題範疇,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類內容。如果您有意參與,請瀏覽專題主頁、參與討論,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。
 丙級 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,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
  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,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

Untitled[編輯]

個人認為這個條目不NPOV,它沒有提及到,AMD潛在的與Intel交火的危機(即Intel的殺手鐧PM之類)。對AMD過於樂觀了,沒有正反兩面看的NPOV。

AMD的中文譯名[編輯]

個人見得比較多的是「超微半導體」,建議收錄。

譯名[編輯]

AMD的官方中文名稱應該是「超威半導體」吧?— · Marcus · · (talk) · 2007年4月24日 (二) 02:50 (UTC)[回覆]

AMD在台灣的子公司註冊名是『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』,似乎與中國大陸的註冊名是不同的!—泅水大象 訐譙☎ 2007年5月30日 (三) 10:09 (UTC)[回覆]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伺服器大廠Supermicro的關係?—Ellery (留言) 2007年12月13日 (四) 07:12 (UTC)[回覆]
Supermicro的正式註冊名稱是「美超微電腦」,如果以名稱來說的確很像,但後面如加上產品種類(半導體 vs. 電腦)就比較分辨得出來了。—泅水大象 訐譙☎ 2009年10月28日 (三) 14:13 (UTC)[回覆]

討論[編輯]

ATI Stream[編輯]

2008年十二月公佈的技術,其可追逤自 2006 年底的FireStream技術,FireStream的目的為讓擁有CTM (Close to Metal)之GPGPU能夠運行3D運算以外的其他工作,為了相對因應NVIDIA 2008年八月的CUDA而正式發佈新代號為ATI Stream SDK.

ATI Stream是最近AMD-ATI應對NV的CUDA的一個不錯的新技術,能的話還請收錄並介紹.

外部連結已修改[編輯]

各位維基人:

我剛剛修改了超威半導體中的1個外部連結,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。如果您有疑問,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,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。我進行了以下修改:

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。

祝編安。—InternetArchiveBot (報告軟件缺陷) 2018年6月18日 (一) 23:33 (UTC)[回覆]

關於intel顯卡[編輯]

Intel似乎已經出獨立顯卡了,是否應該更改一下文中描述?見[1]--SecondFatBudgie留言2023年8月21日 (一) 14:09 (UTC)[回覆]

整句可能原創總結和{{when}}了,是否該重寫?--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21日 (一) 14:17 (UTC)[回覆]

建議更名:「超威半导体」→「AMD」[編輯]

超威半导体」 → 「AMD」:至少在中國大陸直接以英語縮寫稱AMD遠比超威半導體更常見(除非是必須使用公司中文名稱的場合,比如招聘)(Google搜尋台灣似乎也如此,其他地區我就不太確定了)。--忒有錢 🌊塩水あります🐳留言2024年6月8日 (六) 17:08 (UTC)[回覆]